当前位置:首页 > 头条

尽锐出战 决战决胜——我市脱贫攻坚工作综述

来源:右江日报 发布时间:2020-09-15 11:30

召开全市誓师大会推进部署,动员和组织一切力量向贫困发起最后冲刺,全线出击,尽锐出战,迅速形成瞄准靶心奋力冲刺的攻坚态势。

坚持战时状态,建立“周调度、旬通报、月研判”制度,向挂牌作战县增加安排4名处级扶贫专员。

成立贫困劳动力返岗就业、产业扶贫、扶贫项目开工复工等4个工作专班,出台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决胜脱贫攻坚的12条措施,最大限度化解疫情对脱贫攻坚的不利影响。

……

今年以来,我市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自治区党委、政府决策部署,按照“一件头等大事、两个统筹、三大战役”工作思路,聚焦深度极度贫困地区,集中力量开展挂牌作战、百日攻坚、“强基础、补短板”一对一作战等专项行动,瞄准剩余贫困人口精准发力,以必胜的信心向最后的贫困堡垒发起总攻,用实干实绩兑现对人民的庄严承诺。目前,全市未脱贫摘帽的3个县、170个贫困村和3.78万贫困人口已经基本达到脱贫条件。

誓师立令出征 攻克“最后堡垒”

今年2月,市委、市政府召开2020年百色市决战决胜脱贫攻坚誓师大会,动员和组织一切力量向贫困发起最后冲刺,全线出击,尽锐出战,一鼓作气,坚决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收官战。

脱贫攻坚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是庄严政治承诺。脱贫攻坚越到最后关头,越是要加强领导。为此,我市强化市委书记、市长“双指挥长”责任体系,认真落实脱贫攻坚挂牌作战调度制度,成立挂牌作战队,明确市四家班子主要领导分别联系4个县(市),10位市领导联系市级挂牌作战的10个贫困村,落实64个市直单位到4个县(市)定点帮扶,紧盯关键工作、关键指标,加大重点工作、重点环节的作战指导力度,构建高效的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指挥体系。市领导密集深入挂牌作战县、贫困村,点对点、面对面实地查看“3+1”保障等工作,现场研究制定措施,现场进行交办。

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给脱贫攻坚带来严峻挑战和多重影响。我市市、县(市、区)两级建立了疫情对脱贫攻坚影响分析应对机制,成立贫困劳动力返岗就业、产业扶贫、扶贫项目开工复工等4个工作专班,出台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保障决胜脱贫攻坚的12条措施,最大限度化解疫情对脱贫攻坚的不利影响。调整产业奖补门槛,根据产业发展时间按原标准的130%~150%提高补助标准。全市计划奖补资金6.4亿元,截至7月24日,已发放奖补资金5.67亿元,受益13.81万户;创新消费扶贫,引导入驻平台产品供应商达160家,产品数量达560种,芒果、圣女果等5个品种获“圳品”认定。通过爱心选购、专柜直销、农企对接订单销售等方式,累计销售贫困地区、贫困户农产品8.53亿元……

一项项创新举措的实施,让我市的脱贫攻坚工作更精准、更扎实,为百色与全国全区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保增收防返贫 巩固脱贫攻坚质量

在深圳市龙岗区的帮扶下,那坡县紧抓东西部扶贫协作的发展机遇,成功引进桑蚕产业深加工“龙头”企业——深圳同益新中控实业有限公司,项目总投资3亿元,规划用地130亩,设计安装20组缫丝生产线和96台剑杆机及其配套设备,建成年产500吨白厂丝、800万米茧丝坯绸的智能化茧丝绸生产线项目,可提供就业岗位超800个;年收购蚕茧5000吨以上,需桑园面积10万多亩,可辐射带动2万户以上的农户,有力助推了那坡县桑蚕产业发展和脱贫攻坚。

实现不愁吃、不愁穿目标,关键在增加农村贫困群众收入。今年以来,我市聚力稳定增收,确保贫困群众稳定可持续脱贫。

开展产业扶贫全面提升行动,实施芒果、柑桔等优势特色产业“百万亩工程”,加快培育发展一批扶贫产业,着力打造以水果、甘蔗、茶叶、油茶、桑蚕、林下经济、特色养殖、现代渔业等传统特色优势产业为主,农产品精深加工、乡村康养旅游、电子商务等新产业为辅的扶贫产业体系,创新“企业+贫困户”“合作社+贫困户”“示范区+贫困户”等组织化扶贫模式,着力打造多产业覆盖、多环节受益、长期受益的产业扶贫模式。截至7月25日,全市“5+2”特色产业覆盖率为97.43%,县级“5+2”特色产业覆盖率均达95%以上,899个贫困村均有新型经营主体带动或产业基地园,带动贫困户69515户。培育4473名创业致富带头人,所有贫困村均有3~5名创业致富带头人,带动贫困户18062户。

开展就业扶贫全面拓展行动,抓好技能培训、劳务输出协作、就近就业、完善就业服务体系,加强深百对口协作劳务输出等工作,全力促进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着力打造全方位服务的就业扶贫模式。今年按照“跨省转移就业一批、经营主体吸纳一批、公益岗位安置一批、扶贫项目解决一批”的思路,截至7月底累计帮助贫困劳动力外出务工42.47万人。全市认定的413家就业扶贫车间已全部复工,带动就业2.92万人。累计开发各类扶贫公益岗位7.63万个,全市过半数的贫困家庭都有工资性收入。

落实各项补助政策提高政策性收入,全市所有农村建档立卡贫困户“雨露计划”补助应补尽补,大学本科以上学生一次性补助5000元,中职和高职学生每年补助3000元。社会保障方面,全市低保对象、五保户、孤儿、残疾人等实现了应保尽保、补助标准逐步提高。今年以来,农村低保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5110元,全市30.5万贫困人口纳入低保范围,率先在全国、全区开展低保审批权下放乡镇改革,实现低保申请“最多跑一次”。

在抓好贫困户增收工作的同时,我市强化监测预警,加强对脱贫监测户和边缘户的防贫监测和帮扶工作,对8938户32636人落实了帮扶政策,持续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果。

补短板强弱项 提升脱贫攻坚成色

“我大女儿在靖西民族高中就读,小女儿在上小学,我在小区内的‘扶贫车间’电子厂上班,爱人在环卫站上班,我们现在过的是城里人的生活了。”搬进靖西市老乡家园安置点的残疾贫困户赵新鲜高兴地说。通过易地扶贫搬迁,不仅圆了赵新鲜一家的住房梦,夫妇俩还在城区有工作。

今年以来,我市紧紧围绕“两不愁三保障”工作开展中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重点解决义务教育保障、基本医疗保障、住房安全保障、饮水安全四大战役攻坚目标,凝聚全市力量,以“战役”方式,抓紧补短板、堵漏洞、强弱项,切实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提供坚强保障。

开展义务教育保障全面巩固行动,实现建档立卡辍学学生动态“清零”,全市建档立卡贫困学生11.76万人实现了干部结对帮扶全覆盖。今年以来,优化控辍保学“四步工作法”,实现建档立卡辍学学生动态“清零”任务目标。

开展基本医疗保障全面覆盖行动,织牢医疗综合保障网。开展健康扶贫工程“五个一行动”,创新“一卡通”服务,开展“一站式”结算等工作,着力打造惠民便民保民的健康扶贫模式。截至今年7月底,符合条件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参保率达100%,住院实际报销比例达92.75%,门诊特殊慢性病报销比例达91.22%。

开展贫困户住危房现象全面清零行动,实现“危房不住人、住人无危房”。实施危房改造工程,实现贫困户住房安全有保障,2019年完成农村危房改造2234户,2020年全市实施农村危房改造1633户,已全部竣工。建档立卡贫困户住房安全保障达标率100%。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全程确保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完成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搬迁入住18.4万人,提前一年完成“十三五”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搬迁任务。

开展饮水安全项目全面完成行动,让群众都能喝上安全达标的饮用水。2020年全市计划实施饮水安全巩固提升集中供水项目759处,家庭水柜3663座,进一步提高农村贫困人口供水保障水平和群众满意度。

创新党建引领 抓好党建促脱贫

凌云县伶站瑶族乡浩坤村是“十三五”时期深度贫困村,自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浩坤村以党建促脱贫,探索出“党建+旅游”扶贫模式,形成了党建引领、旅游助力、基建保障、教育培根的良好局面,带领群众走上脱贫致富道路。

“浩坤湖景区开发后,很多游客来我们这里旅游,我家开起农家乐,有住宿有饮食,每逢节假日入住率爆满,一天收入有1000块钱左右,相比以前生活条件好太多了。”浩坤村村民韦立新高兴地说。

在脱贫攻坚工作中,我市突出党建引领,聚焦作用发挥谋创新,助推农村基层党建与中心任务深度融合,持续深化实施“脱贫攻坚先锋行”活动和“乡村振兴·争创五旗”活动,推动基层党建与脱贫攻坚、乡村振兴齐步发力、同频共振。

探索推行村干部职业化管理,在乐业县、凌云县、田林县共208个村开展试点工作,实行村干部全脱产工作、全日制履职,激发村干部干事动力。

首创扶贫专员派驻工作新模式。从市直单位选派24名扶贫专员,分赴各县(市、区)开展精准脱贫指导和巡回督查,进一步充实脱贫攻坚力量,带动一线干部担当实干。

实施农村党员“红色创贷”项目。为每名创业农村党员提供最高10万元的贴息贷款,着力解决农村党员发展产业无资金、申请贷款难的问题,全市培育农村党员创业带富先锋5000多名。

推动村级集体经济提质增效。出台政策措施,开展“远学塘约,近学乐业”行动,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逐步实现村级集体经济多元化发展。截至今年6月底,全市有443个贫困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5万元以上,占比49.28%,全市贫困村集体经济总收入3794.86万元,同比增长156.16%。(记者 黄显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