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纪检监察报关注百色:持续纠治教育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 组校联动提升监督质效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 发布时间:2021-05-24 17:09
重庆市忠县纪委监委持续纠治教育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深入农村各中小学校开展专项监督检查。图为5月18日,该县纪委监委驻县教委纪检监察组干部在白石镇中心小学向学生了解国家教育领域优惠政策落实情况。彭俊华 摄 |
本期看点
教育事关国家发展、事关民族未来,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各地纪检监察机关找准招生、财务管理、助学金发放、食堂管理、物资采购等小切口,创新监督方法,通过“组校联动”监督、立项监督、“室组地”联合监督、线上线下立体监督,深挖问题线索,持续纠治教育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精准施策,健全制度,深入解决群众所忧所盼。
正是小学招生季。跟往年不同,浙江省宁波市奉化区各小学秩序井然,几乎见不到拿着资料来排队报名的家长。
“这次给二娃报名省力多了,网上填表,然后把户口本、房产证上传系统就可以了,审批信息一目了然。”市民林女士感慨道,几年前给大娃报名时,要带一大堆资料到学校现场报名,还担心有人“走后门”挤掉名额,劳心又伤神。
望子成龙,为让孩子上一所心仪的学校,不少家长费尽脑筋。招生,也因此成为教育系统廉洁风险较高的环节之一。为规范招生权力运行,奉化区纪检监察机关督促教育部门探索“云上招生”,实行网上提交资料、审批、查询,全程公开透明,并在招生平台设置“一键举报”功能,问题直达纪检监察机关,有效压缩了权力寻租空间。这一措施自去年实施以来,该区新生入学有效投诉率为零。
不只是招生,关于教育,哪一件事都很重要。围绕推进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各地纪检监察机关创新监督方式,探索“组校联动”监督、立项监督、“室组地”联合监督、线上线下立体监督等,持续纠治教育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深入解决学生及家长所忧所盼,增强了群众的获得感。
1 聚焦关键,深挖细查问题线索
5月21日,福建省诏安县青年教师小沈正在山区乡镇秀篆镇的青龙中学为学生们认真授课。去年此时,他还在县城周边某学校“借调”。
山区偏远、条件艰苦,很多教师都愿意去县城工作。像小沈一样以借用、跟班、学习等名义抽调到县教育局机关工作或县城周边学校教学的教师,在诏安一度达100多人,有的山区学校年轻教师所剩无几。
教师随意“借调”背后,诏安县教育系统乱象丛生。2017年至2019年间,诏安县教育局原党组书记、局长沈克祥及其继任者林建平先后落马。两人有个相似的违纪违法情节——在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收受钱款。曾经的一把手俨然成了教育领域的“一霸手”,人事管理任性随意,调动调配全凭“一句话”,导致山区学校教师占编不在岗现象严重,影响正常教学,陷入恶性循环。
2020年底,诏安县委启动教育领域案后整改工作,制定整改方案,细化教育系统监督措施84条,其中针对一把手的监督措施就有52条。如今,借调教师逐批返回原校任教,山区教学“回温”,科学规范的教师调配、交流管理办法也在探索实践中。
紧盯关键少数,各地纪检监察机关加强对教育主管部门、学校领导干部的监督,严肃查处腐败问题。同时,梳理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各地纪检监察机关聚焦工程建设、资金管理等重点领域关键环节,挖出一批蛀虫。
江苏省淮安市凌桥初级中学原报账员、淮安市求实科教用品有限公司原现金会计朱立新,就是一只将黑手伸向学生伙食费的蛀虫。
淮阴区纪委监委调查发现,他利用职务便利,不仅侵吞学生的伙食费,还虚列在职人员名单骗取工资、挪用公款。目前,朱立新已被开除党籍、公职,并于今年3月被法院依法判刑。
2 专项治理,解决群众所忧所盼
“同学,这学期学校有没有向你们收取补课费?”5月10日,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田东县纪委监委驻县教育局纪检监察组来到平马镇子安小学,开展教育乱收费专项督查。今春开学以来,驻县教育局纪检监察组已联合发改、财政等部门,深入全县217所中小学校和幼儿园开展2轮专项督查。
“百色高级中学乱收费,周末补习费、水电费都要学生来交。”2020年下半年,群众通过网络、电话等渠道反映百色市部分学校教育乱收费问题,被国务院“互联网+督查”平台通报曝光。经核实,群众所反映的问题部分属实。
教育乱收费,群众深恶痛绝。百色市纪委监委坚持问题导向,“室组地”联合,督促教育部门责成相关学校将违规收取的费用全部清退,并约谈相关责任人。同时,联合财政、发改、市场监管、新闻出版等部门,开展教育乱收费专项整治。派驻纪检监察组嵌入式跟进监督,一经发现问题,立即严肃查处。截至目前,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共查处教育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26件,给予党纪政务处分26人。
持续纠治教育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创新监督机制。河南省开封市纪委监委在市教育系统直属学校中设立45名纪律检查委员,探索“组校联动”监督办案机制,进一步放大了派驻机构的“探头”作用。驻市教体局纪检监察组组长高宪臣介绍,某公立中学英语教师向某在校外违规开办补习班,要求班级学生参加并收取高额补课费。这一问题就是在学生家长举报后,经“组校联动”调查组核实的。向某后来受到党内警告处分,其违规收取的补课费也于日前全额退还学生家长。
聚焦群众所忧所盼,各地纪检监察机关运用立项监督、交叉检查、驻点监督等方式,深挖细查问题线索。同时,借助大数据手段,运用有关信息监管平台,加强线上线下立体监督,精准发现问题。
针对“营养餐不营养、放心餐不放心”等问题,江苏省推广中小学校“阳光食堂”监管平台建设,覆盖中小学校、幼儿园,实现对食堂采购清单、菜品采购途径等的监管,确保资金安全、菜品放心。线上监管,线下跟踪监督。该省高邮市等地纪检监察机关定期针对平台预警情况、信访反映情况,督促有关主管部门加强对学校的监管,对问题整改不到位的及时约谈。
“这些公职人员的子女怎么能领取助学金?”今年年初,山东省莱西市纪委监委通过比对筛查监察对象及亲属政策性受益事项监督平台数据发现,教育系统可能存在助学金发放不规范问题。
综合分析研判后,该市纪委监委下发了纪律检查建议书,督促市教体局认真核查。很快,12所学校违规为43名不符合申领条件的学生发放助学金的事实浮出水面。紧接着,全市开展学生资助政策落实情况专项检查,集中清退违规资金10.5万余元。
该市纪委监委深化教育系统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专项治理,探索“定向追查+定类治理+定标整改”的查纠模式,推动查问题与搭平台、搞治理、建制度深度融合,见到长效。
3 以案促改,保障权力正确行使
今年年初,重庆市渝中区职教中心计划采购两块价值30万元的LED屏幕。学校总务处副主任谢波与相关经办人员在网络采购平台进行了申请立项、信息发布、组织投标、询价比选等操作。线上采购的每一个环节都有迹可查,采购全程经办人与投标人不见面,签订采购合同的人员均不参与后期验收。
规范招投标,杜绝采购过程中可能存在的暗箱操作、收受回扣等腐败现象,是渝中区教育系统开展“以案四改”(改治理、改监管、改制度、改文风)带来的新变化。去年10月,渝中区职教中心党委委员、副校长甘某某因多次收受管理服务对象红包礼金,利用分管信息设备建设、采购和验收的职务之便为他人谋取利益,并收取好处费等违纪违法行为,受到撤销党内职务、政务撤职处分。
针对案件暴露出的问题,渝中区纪委监委指导教育系统深入开展“以案四改”,全面排查廉政风险点,建立完善制度。各学校紧盯物资采购、招投标、财务管理关键环节,共排查廉政风险点86个。同时,自查自纠涉及师德师风、违规招生、基建维修等方面问题134个,并建立问题清单、任务清单、责任清单,明确整改时限,分层分类治理,目前已整改88.06%。
既要“当下改”,又要“长久立”。渝中区纪委监委督促教育主管部门,指导各学校全面审查、评估、清理和规范各类制度,修订完善《学校党委议事规则》《“三重一大”决策制度实施办法》《项目专项资金使用管理办法》等61项制度,并完善制度执行监督机制,通过行政督查、专项检查和年度考核等方式,加强对学校落实规章制度情况的监督检查。
“嘿……哈……”海南省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纪委监委派驻县教育局纪检监察组组长敖林,刚为该县湾岭学校60余名教职员工上完廉政教育专题课,从多媒体教室走出,就被一阵阵铿锵有力的声音吸引。初夏落日的余晖下,教学楼前的操场上,学校武术队的孩子们正在训练,一招一式无不洋溢着朝气。
这个生机勃勃的学校,5年前还是一片杂草丛生、建筑破损的衰败景象。在校上课时间,却常见教师在校外喝茶喝酒、打麻将。中考成绩曾是全县倒数第一,全省排名靠后。
事关教育发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师德师风建设是重中之重,琼中县纪检监察机关督促县教育局落实主体责任,敦促湾岭学校出台《教师“十不准”》《教师上课“十要”》等一系列规范师德师风的制度,特别是绩效工资改革制度的出台,打破了多年来平均分配的绩效制度,激发了教师工作热情。而财务管理、人才引进等制度的完善,规范了权力运行,让学校各项工作走上正轨。如今,随着学校硬件设施的完善、师德师风的好转、管理的规范,在校生已由2017年初的530人增加到1105人,其中从周边市县回流学生400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