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除乡村振兴“绊脚石”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杂志 作者:蔡立华 发布时间:2023-03-22 11:41
党的二十大擘画了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宏伟蓝图,乡村振兴政策落实事关亿万农民的民生福祉,事关国家改革发展大局。百色是乡村振兴的主战场之一,我们把监督推动乡村振兴作为“一号工程”来抓,对影响政策落实的“绊脚石”主动出击、坚决纠治。
“2022年,全市查办乡村振兴领域案件161件,其中涉及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有100件。”看着一串串数据、分析一件件案件,我们更深切地认识到在诸多问题中,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尤为突出。比如,一次监督发现,某县猕猴桃产业园工作人员将有机肥随意丢弃,没有按照要求管护,造成管护资金流失,其隔壁某村产业园也存在随意堆放有机肥和偷工减料等问题。我们随即约谈该县相关公司负责人,对其进行严肃批评,并督促全面排查整改,坚决杜绝产业发展弄虚作假、只种不管、种而无益等问题。
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表现在基层、发生在田间地头,折射出的却是责任落实不到位、作风不实、监督不足等深层次问题。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必将迎来一场场啃“硬骨头”、涉“深水区”、攻“桥头堡”的硬仗,对党员干部的精神状态、作风形象、能力水平都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深化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就是督促广大党员干部真抓实干,让基层干部有更多精力和时间办实事、解难题、抓发展,确保乡村振兴决策部署落实到位、终端见效。
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纪委监委督查组实地了解农户种植木耳情况。 黄日画/摄
监督护航乡村振兴,要紧盯“一把手”,靶向施治打通落实堵点。政策落实的堵点在责任,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首在“关键少数”。为此,我们开展“督责兴边”行动,通过组织蹲点督导,开展约谈提醒,深化专题检查,督促拧紧责任链条。针对该县猕猴桃产业园存在的问题,我们专门约谈提醒县主要领导和乡村振兴局主要负责人,并推动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专项整治。今年3月初,该县县委书记在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述责述廉评议会上讲到,该县对调研发现的“打盹型”“甩锅型”“看客型”“佛系型”“比划型”“木偶型”“走秀型”等7种类型干部作风问题进行专门整治,对履职不力干部严肃问责。
党中央惠民利民、安民富民各项政策最终要落实到一个个具体项目中、落实到千家万户上。这就要求我们在监督中聚焦“重点事”,系统治理消除淤点。针对该县猕猴桃产业园等问题,我们举一反三,聚焦项目产业等“重点事”开展专项监督“五项行动”,即书记走访谈话、重点监测户遍访、扶贫项目资产确权登记移交督查、国有投资平台公司腐败问题专项整治和政策明白督查。从乡村振兴产业发展、帮扶措施以及重点项目、重大资金、重要环节着手,精准监督、靶向发力,督促完成资产权属归类、资产管护落实、资产闲置问题整改200余个,推动全市实施乡村振兴项目4000余个。
乡村振兴重点在基层、一线在农村。从该县猕猴桃产业园问题来看,“上级监督太远、基层监督太软”亟待破解。只有推动监督力量下沉,织密基层监督网,才能及时精准发现政策落实中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有效破解监督难点。我们采取“市级下沉、县级推动、乡级组织、村级落实”的“四联”方式,开展“共同培训强本领、共同蹲点督落实、共同监督‘一肩挑’、共同服务解难题、共同交流增质效”的“五同”措施,推动市县乡三级监督力量下沉,健全村级监督工作站,激活基层监督“神经末梢”。
为乡村振兴扫除“绊脚石”,纪检监察机关责任在肩、使命重大。只有扎实开展乡村振兴领域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专项整治,以“长牙”的硬措施和“带电”的实举措,着力纠治政策落实和工作推进中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才能让乡村振兴成果更好惠及广大人民群众。(作者: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市监委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