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责有力度也要有温度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 发布时间:2020-06-17 10:04
十九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工作报告强调,要坚持严字当头、权责统一,实施规范问责、精准问责,增强问责的严肃性和公信力;进一步界定不同问责情形的问责主体,督促各类问责主体齐抓共管;及时纠正滥用问责、不当问责问题,造成不良影响的要严肃追责。
党的十八大以来,各地坚持严字当头,失责必问、问责必严,一些党员干部因履责不力、失职失责被问责。值得注意的是,有些地方存在对被问责干部重惩罚轻关爱、重处理轻管理的现象,甚至“贴上标签”,置之不理、弃之不用。事实表明,对被问责干部不分青红皂白“一棍子打死”,很容易影响整个干部队伍干事创业的热情和积极性。
如何更好地激励干部担当作为?2019年修订的《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强调严管和厚爱结合、激励和约束并重,惩前毖后、治病救人,并在第二十二条中指出,正确对待被问责干部,对影响期满、表现好的干部,符合条件的,按照干部选拔任用有关规定正常使用。这充分体现了激励干部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的一贯要求,释放出强烈信号:既强化责任担当,又注意保护干部积极性,特别是对受到问责的干部不“一问了之”,对犯过错误的干部不“一棍子打死”,要通过帮助、提醒、鼓励,引导他们知错改错,重新振作起来,继续为党的事业奋斗。
坚持严管和厚爱结合,首先要体现“严”的要求。失责必问,问责必严。近年来,山东省聊城市东昌府区纪委监委紧盯“关键少数”,聚焦管党治党不严、“两个责任”落实不到位、群众身边腐败和作风问题严厉精准问责,有效彰显了问责制度的刚性和权威,也推动了党组织认真落实管党治党政治责任、党员领导干部切实履职尽责。今年以来,全区对各级党组织和党员领导干部实施问责17起16人,对13个党组织进行了问责。
坚持严管和厚爱结合,还要体现“爱”的温度。体现关怀关爱,把对受处分干部关心教育、跟踪回访作为经常性工作,对影响期满表现好的,不影响评先评优和选拔使用,防止一问了之。对被问责后表现突出的干部,符合条件该使用的继续使用,树立鲜明干事导向。
因为失职渎职,沙镇镇原人大主席付航被问责。受处分后,付航压力很大、情绪低落,影响了工作积极性。经过组织谈话和回访教育,他感受到组织的关怀和温暖,放下思想包袱,重新振作精神,积极投入到工作中。“组织没有因为我受处分而‘另眼相看’,我感到很温暖,会用更加努力的工作回报组织的关爱。”付航说。
对于受到错告、诬告的党员干部,及时为其澄清正名,为敢于担当的干部担当,为敢于改革创新的干部撑腰。为此,东昌府区纪委监委协助区委区政府出台《关于查处诬告陷害类信访举报为干部澄清正名的实施办法(试行)》,通过严肃查处恶意举报行为及时为受到不实举报的干部澄清正名,让干事创业者轻装上阵,激励广大干部担当作为。去年至今,东昌府区纪委监委共通报澄清不实举报12起12人,人员涉及区直部门、镇(街道)党委政府、学校、村(居),内容涉及扶贫、征地拆迁、发展党员、搭车收费等。
实事求是运用“四种形态”,抓早抓小,防微杜渐。准确区分失职失责行为的性质程度,结合问责对象的动机态度、一贯表现、挽回损失等情况,明确政策界限,运用好“四种形态”,实现政治效果、纪法效果和社会效果统一。今年以来,东昌府区采用“四种形态”处理问题线索451件,其中第一种形态占比为61.8%。
激励约束并重,激发担当精神。实施问责的最终目的,是督促党组织和领导干部强化责任意识,激发担当精神,而不是束缚干部手脚。在问责处理过程中,该区落实“三个区分开来”要求,把握问责的时度效,将其与激励担当作为的政策措施贯通起来,既鞭策督促、压实责任,又正向赋能、加油鼓劲。(本报通讯员 武晓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