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 清廉西林

八桂古代清官廉吏|岑毓宝:恪尽职守 一心为公

来源:广西纪检监察网 发布时间:2022-04-11 08:55

岑毓宝(1841~1901年),壮族,字楚卿,广西西林县人,清代云贵总督岑毓英之三弟,西林岑氏“一门三总督”之一,文武兼备,勇于战阵,是功勋卓著的抗法战争战斗英雄,是勤于职守的朝廷命官。累官福建盐法道、云南按察使、布政史、护理巡抚兼护理云贵总督。
    

清康熙五年(1666年),清政府改土归流将上林长官司设西林县,岑毓英就是原上林长官司岑氏土司的后裔。岑毓英9个月时,母亲离世,由祖母鞠养成长。其父岑苍松后来续弦,育有3子3女。1841年,岑毓宝出生,与岑毓英为同父异母兄弟,岑毓英排行第一,岑毓宝排行第三。
    

清同治七年(1868年),岑毓英任云南巡抚,岑毓宝随兄到军中任职,为其出谋献策。
    

清同治十三年(1874年),英总督派遣陆军军官柏郎率远征军近200人从缅甸八莫进入中国腾越地区进行侦察活动,觊觎中国西南诸省疆域,企图打通滇川藏直达印度的通道。英使馆派翻译官马嘉理一行至滇西中缅边境接应。
     

马嘉理由京至滇,一路上无视我国家民族尊严。抵昆明时,马嘉理牵着狼狗接受堂堂大清封疆大吏、云贵总督岑毓英的躬拜,惹得岑氏兄弟怒火中天 。马嘉理出境与柏郎在缅会合后,又亲率卫队4人越过界河,侵入我边境芒允四处侦探,漠视我边境军民警告,后被我军民全歼于户宋河边。岑毓宝得知柏郎率领的远征军将越过界河,入侵芒允街的消息后,向岑毓英提出建议并亲自部署派军民埋伏围堵。当敌军到达芒允街西山下的雪列寨时,我方已有2000多名景颇族、傣族群众集结待命。柏郎见势不妙,慌忙率部乘夜雨逃回缅境。这便是震惊中外的“马嘉理事件”。  
    

光绪十年(1884年),中法战争爆发,岑毓宝随其兄岑毓英出关援越抗法,率部屡败法军。
    

在宣光战役中,岑毓宝指挥滇军通过“地营”战术,用地雷炸破宣光城墙,组织敢死队冲入城内与法军展开肉搏战,最终歼灭了法军。“地营”是纵横交错的地下防御系统,涵盖战斗工事、仓储库、膳堂等多种功能,不仅能有效抵御敌人进攻,还能在关键时刻通过地道抄到敌后作战。“地营”战术后来被岑毓英的学生抗法名将蔡标整理并著述成《地营图说》一书,是研究地道战的重要兵书。
    

因为作战有功,岑毓宝获“额图晖巴图鲁”称号,满语是战斗英雄的意思,此外他还被授“道员分省补用”衔。中法战争结束后,岑毓英令他驻扎白马关,参与勘划西段中越国界,升任云南布政史,官居二品,赏戴“花翎”。

 

清光绪十五年(1889年),岑毓英在任内病逝,清廷令岑毓宝代理云贵总督,但因受到北洋军阀排挤,代理总督83天后就被另派的新总督来接任。自此,岑毓宝也看清了朝廷的腐败,坚信要使中国强盛,就应该支持维新变法。

 

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他配合云南维新运动,处决数名慈禧党羽便辞官回西林那劳老家,与族兄弟岑毓灵秘密组织“维新团”。同年9月,“百日维新”失败,那劳岑氏族人害怕受到牵连,惶恐不安,纷纷指责岑毓宝世受皇恩,不该轻举妄动。

 

“望海忆当年,叹千层浪涌,百尺涛飞,安得滇海长清,再造危邦成乐土;登楼忻此日,看六诏风和,三迤云丽,从兹岑楼永峙,常教止水不为波。”岑毓宝曾在昆明大观楼题下这副壮志凌云的对联。

 

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农历三月七日晚,昔日忠勇的朝廷命官岑毓宝认为报国无门,含恨吞金自尽。临终前,他坐在自家大门墩上,面对波涛澎湃的驮娘江,把一腔忧国忧民的情怀寄于生生不息的山河之间。(西林县纪委监委 整理)